16岁因绝美侧颜印在人民币,却领16年低保,她如今境况如何?
你的位置:下载mzd娱乐平台 > 新闻动态 > 16岁因绝美侧颜印在人民币,却领16年低保,她如今境况如何?
16岁因绝美侧颜印在人民币,却领16年低保,她如今境况如何?
发布日期:2025-04-13 15:58    点击次数:179

1987年,第四套人民币正式亮相。

在贵州某个偏远山区,侗族的女子石奶引无意间发现,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居然印在了一元纸币上。

这个发现一下子让她在当地声名鹊起,成了大家争相谈论的“明星”。

不少人认为,作为人民币头像的原型,她的生活肯定风光无限,财富丰盈。

可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的。

2017年,扶贫团队抵达了石奶引所在的村子。

一进她家,映入眼帘的是简陋的环境。屋里的东西都很破旧,一家人的生活显得相当拮据。

看到这种情况,扶贫工作人员立刻将她家定为“重点帮扶对象”。

这巨大的反差,真让人好奇,她这些年到底经历了啥?

故事得从1978年的一个集市说起。

那会儿,16岁的石奶引正值花样年华。

那天,从江县洛香镇的集市人头攒动,附近的村民们都纷纷赶来热闹一番。

只见石奶引和村里的姐妹们身着侗族的传统服装,欢声笑语地一路走向集市。

集市上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人潮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

她和姐妹们挤在一个小摊前,选着刺绣用的针和线。

正选着呢,突然感觉后面有人轻轻拉了她一下。

这突如其来的拉扯,真把石奶吓了一大跳。

她转过头一看,发现面前是个三十多岁,看起来挺和气的陌生男人。

男人笑着做了个手势,示意她站到一边,稍微侧过脸。

虽然石奶心里满是疑问,但她还是照着做了。

接着,那个男人掏出笔和画板,开始进行绘画。

阳光照在男人的身上,也把石奶引那张年轻的脸映得亮亮的。

四周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可石奶引的目光却全被那位专心致志绘画的男人吸引住了。

后来才知道,那个男子正是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师之一,画家侯一民。

石奶引就静静地站那,偶尔偷瞄一下男子手里的笔,心里想着他在画些什么呢。

过了挺久,男子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先是瞧了瞧自己的画作,再看向石奶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接着,男子默默收起画具,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石奶引对这事没放在心上,继续和姐妹们逛集市。

回到家后,她没和爸妈还有其他人提起这事,时间一久,她自己也就淡忘了。

后来,她跟大多数侗族女性一样,嫁人育子,与丈夫石学文在“佰你村”过着安稳的日子。

可别小看了佰你村,四周被山包围着,风景那叫一个美,真是个好地方。

可因为这地方在山区,交通倒是挺麻烦的,土地的产量也不太高,村民们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辛苦。

石奶引一家人的生活,除了依赖那一亩多的水田和旱地的产出,农闲的时候,石学文还得去附近的工地打些零工,来补贴家里的开支。

虽然生活简单又艰辛,不过一家人互帮互助,反而过得挺安稳的。

在那段宁静的日子里,石奶引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头像早已被印在人民币上了。

一直到2010年,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才得知了这件事。

可这消息并没有让她感到特别兴奋,她只是淡淡地说:

“知道了又有什么用,还是得下地干活,生活还是得照常过。”

在她看来,生活不会因这个而有什么重大改变。

他们一家人也没指望“人民币头像原型”这个身份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好处。

可是这消息一被媒体报道,立马就传开了。

不少人以为石奶引手里有钱,纷纷给她写信,希望能得到这位“人民币女郎”的资助。

2014年,山西某县的李某峰(化名)给她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李某峰还附上了自个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贷款和贫困证明等复印件。

他期待“富裕”的石奶引能够帮助他。

石奶引望着信,心里充满了怜悯。

她无能为力,只能偶尔让会认字的儿子和儿媳把信拿出来给她念,还不停地说:

“要是有本事,肯定会帮他们的。”

信件一封接一封地飞到石奶引家,她面对这些信,真是感到无奈。

虽然她帮不了这些人,但还是把信件好好地收起来了。

在她的心里,每一封信都蕴含着一份信赖。

到了2017年,石奶引已经是三代同堂了。

她儿子女儿都已经有了家庭,还添了几个萌萌的孙子孙女。

按理说,她应该好好享受和家人团聚的快乐。

没想到,生活的压力还是让她感到透不过气来。

一家人辛苦忙活了一年,结果总收入也就 2 万块,平均到 6 口人身上,人均年收入才 2000 多,真的是贫困得很。

往年,靠着低保的帮忙,虽然日子过得紧凑,但好歹还能勉强撑着。

那一年村里竟然有3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这在我们这片穷地方真的是个大喜事。

高兴归高兴,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可真成了这些家庭的难题。

村里经过开会商量,决定优先把低保指标分给那些有孩子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

石奶引一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倒是没发出任何怨言。

她只是感慨地说道:

“孩子们读书真是要紧啊!我们这一辈子就是吃了没知识的亏,懂得读书能改变命运。现在把机会留给孩子们,我们都心里明白。大家一起加油,将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她的老公石学文也在那儿附和,儿子和儿媳也都表达了支持。

石奶引和她老公每天忙着打理农田,还要照顾家里的三头牛。

儿子儿媳为了多赚点钱,每年只好外出干短工五个月。

那两年,石学文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总是生病,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尽管如此,石奶引依然保持乐观和坚强,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气”向政府申请过资助或补贴。

正当石奶引一家为生活苦恼的时候,好消息却飞来了。

庆云镇政府的宣传委员石文章就像是及时雨一样。

他说镇政府为石奶引家设立了帮扶项目,准备送她家30斤鱼苗、50只鸡苗和50只鸭苗。

这些鱼苗和鸡、鸭苗,寄托着政府对她家的厚望。

通过这个项目,石奶引一家一年能多赚将近五千块钱。

另外,少先队员们在当地相关单位的安排下会去她家里帮忙打扫卫生,这也为她家增添了不少活力。

没过多久,扬州大学的援助专家团队也开始关注到石奶引一家。

扬州大学的副教授凌裕平一见到石奶引,就被她的坚韧乐观深深感染,毅然决定长期支持她一家,尽力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泥鳅每年给石奶引家带来 5000 元的收入,香水柠檬又能增加 15000 元,这家人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

一个温暖的午后,儿子石连锋把一张印有妈妈头像的人民币递给了石奶引。

“这张纸币让我想起了你妈当年在集市上卖菜的情景,真是个活泼的小女孩!”

“年轻的时候真是好看啊。”

这笑容中,有对往昔的追忆,更有对当下生活的淡然。

在石奶的心中,真正的梦想并不是纸币上的那个人物,而是辛勤耕作,将两个孙儿健健康康地抚养长大。

无论日子多么艰辛,她始终坚信,只要全家人齐心协力,幸福的生活就一定能够到来。

结语

石奶引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传奇,也反映了许多人生活的真实情况。

她以顽强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绘出了自己的人生篇章,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人性中的温暖与对美好生活的坚持。

如今,石奶引一家的生活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渐渐好转,大家都相信以后会越来越不错。

#图文打卡计划#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